今天《宰执天下》又更新了一章,其中提到"全军尽墨"这个词,我不能理解,于是谷歌之,得其解释如下。
一,古时军败,俘虏皆施墨刑,曰"全军尽墨"。
原文在此,我只摘取关键部分来说明。
通家大多认为此说不合,因为没有典籍的支持。墨刑在中国流行的时间很长,直到光绪三十二年才废,但若说才子们到了民国才想起来把这件事入典,我觉得不可信。
二,墨通殁。
此说见此 。
"全军尽墨"这个词现在的用法多倾向于"全部失败",已经成为了一个常用词汇,并且在国内外华语圈无区别地使用,所以我猜测这个词和意识形态没有关系。我认为,既然最近的出处也晚至民国,那此词的出现,只能是民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导致的。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放光彩,而且在传统文化和外来现代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偶尔出现这样不合常规的用法也很正常。
一,古时军败,俘虏皆施墨刑,曰"全军尽墨"。
原文在此,我只摘取关键部分来说明。
文中还提到墨字的诸多意义和出处,大多不符合"全军尽墨"的语境,唯有墨刑的含义稍通。四、墨刑,往脸上刺字并染墨。
《康熙字典》义项:
"又五刑之一,凿其额,涅以墨书。《书・伊训》:臣下不匡其刑墨。"
此条《故训汇纂》集释甚多,此处举隅一二:
"《玉篇・土部》:墨,古罪墨刑。
"《汉书・刑法志》:墨,黥也。凿其额以墨涅之。"
墨刑与黥刑大体一致,均指在罪人额上刺字染墨。但在商周时期称为"墨",其后称为"黥"。根据此意推测,全军尽墨,乃是全军做了俘虏,脸上刺字充作奴隶作苦工去也。这也正好符合"全军覆没"的意思。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张远山先生,我在陷入"墨"的各种义项中不能明确判断时,远山先生指教曰:"俘之,然后黥之(墨面),使成役徒。"全军尽墨之"墨"义遂明。
通家大多认为此说不合,因为没有典籍的支持。墨刑在中国流行的时间很长,直到光绪三十二年才废,但若说才子们到了民国才想起来把这件事入典,我觉得不可信。
二,墨通殁。
此说见此 。
全文中谈到的一个主旨就是合理化猜测同音字的通假现象。如"自顾不暇"通自"自固不暇","固步自封"通自"故步自封",那"全军尽墨"自然也可以解释为"全军尽殁"。这个解释的最大弱点就是没有提出任何的典籍依据,不能说明字词的借用是怎样而来的。包括墨这个字,除《蒋总统日记》外没有任何发展依据,让人纳闷的很。最后来看看"全军尽墨",这些天前世劫灰兄在问这个词,baiyu兄转发的博文应该说把所有相关资料都一网打尽,可惜却倾向于一种错误的解释:
需要特别感谢的是张远山先生,我在陷入"墨"的各种义项中不能明确判断时,远山先生指教曰:"俘之,然后黥之(墨面),使成役徒。"全军尽墨之"墨"义遂明。
这种解释的错误,前世劫灰兄说得很明白:
2.墨刑甚古,如此 尽墨 当是古语,而非新语。颇自相矛盾。
那么正确的解释是什么呢?
就是最简单的通假——墨通殁,尽墨即尽殁,所以全军尽墨即全军覆没。
至十月,正芳督筸兵千余援雒南,战败,及部将张上选皆死焉,一军尽殁将士不食已一日,遇大清兵,疾呼奋击,孤军无援,尽殁于阵。无何,升进薄倒马坡,陷殁,后军相继尽殁。
以上三条记载均出自明史,明显用于形容全军覆没。
"全军尽墨"这个词现在的用法多倾向于"全部失败",已经成为了一个常用词汇,并且在国内外华语圈无区别地使用,所以我猜测这个词和意识形态没有关系。我认为,既然最近的出处也晚至民国,那此词的出现,只能是民国特殊的文化环境导致的。民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迄今为止的历史上最后一次大放光彩,而且在传统文化和外来现代文化的碰撞交汇中,偶尔出现这样不合常规的用法也很正常。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