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希・冯・丹尼肯是《诸神的战车?未解之谜》的作者,主张外星人存在且在人类的历史中留下过遗迹,并亲身前往全球各地寻找证据,以证实自己的观点。
维基百科的页面里列举了两个例子,但是都具有一个天大的缺点,下面我来说一下,为什么这两个例子是有漏洞的。
1,萨卡拉鸟
这只鸟的外形像不像飞机姑且另说,但是仅仅从工艺落后的角度来看,把一片木头削平之后钉到鸟形雕刻的身上这样的操作,是不是比雕刻出展翅飞翔的真实的鸟更容易呢?尤其是鸟的飞翔姿态千变万化,有翅膀扇动极快的蜂鸟(埃及没有),也有在天空中滑翔、翅膀展开不动的鹰(埃及有),埃及工匠是不是更倾向于用一片平木来展现鸟的飞翔呢?
当然,这个例子的最大问题并不在于这个解释的牵强,因为无论多牵强的解释,信的人依然会信,不信的人永远不信。它的最大问题在于这个例子的时效性。我结合下面一个例子来说明。
2,
这个"证据"有多牵强我不说,从图片上也能看出来,但是结合上一个例子,它依然涉及到时效性的问题。
请问大家,从艾利希发表《诸神的战车?未解之谜》(1968年)向前推算,距离发明飞机(1911年)多久?距离发明电灯(1878年)多久?如果我们根据现有证据估计未来科技的发展,可以确定单翼小型飞机和电灯泡肯定会在几十年内消失。那么单翼飞机和电灯泡在人类历史中起作用的时间也就是一百年上下,与人类历史相比来说极为短暂。既然这两样东西在人类历史中的存在时间如此之短,那么可以想见后来的考古者或许根本没有机会在人类文明的废墟中发现这两样产品。举个例子理解一下:古埃及的石刻艺术相当发达,可以想见当时有多种多样的石刻工具,但是能够留存至今的有几样?大多都已经随历史湮没,只留下断井颓垣供我们拼凑起当时的景象。所以那两件艺术品是飞机和灯泡的几率不大,反而作为单纯的艺术品的概率更高。
更深刻的讨论是,这种理论的真实性无论如何,都将化为乌有,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根本没有人能知道这种探寻的对象――飞机、电灯泡,艾利希的理论仅仅局限在那个时代,其受众也都是他的同时代的人,现在看来他的理论便十分可笑,再过百年,又还会有谁记得艾利希的高论?
理论的兴废是常见的,也是严肃的,但其中却有一部分理论的衰败却是因为借助了不恰当的基础,当这个基础失去的时候,这套理论便可笑的衰败了,岂是通人所为?我辈当引以为戒。
但是,丹達臘之燈即使不是電燈,也不能否定它是高科技產品的可能性。
ReplyDelete但是,丹達臘之燈即使不是電燈,也不能否定它是高科技產品的可能性。
ReplyDelete